科法斯發佈 2022 年中國企業付款調查報告:部分行業的逾期付款時間延長,信用風險上升
根據科法斯發佈的《2022 年中國企業付款調查》[1] ,2021 年的受訪企業中,遭遇逾期付款的企業減少,但逾期時間比前一年延長。平均逾期付款時間從 2020 年的 79 天升至 2021 年的 86 天。在 13 個行業中,有 9 個行業的受訪企業反映逾期付款天數增加,最多的是農產品行業,大幅增加 43 天,其次是木材、運輸和紡織行業。
2021 年報告超長期逾期付款(超過六個月)的受訪企業比例從 15% 升至 19%。更令人擔憂的是,表示超長逾期付款金額已經占到年營業額 10% 以上的受訪企業數量急劇增加,從 2020 年的 27% 躍升至 2021 年的 40%,特別是建築和農產品等行業。
由於中國經濟增長將在 2022 年放緩,預計銷售額和現金流將出現改善的受訪企業比例降低。
科法斯預計,中國繼 2021 年強勁增長 8.1% 之後,2022 GDP 增長率將放緩至 4.8%,這是因為中國經濟增長持續面臨巨大阻力,包括房地產行業下滑、疫情清零政策、消費復甦乏力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。
科法斯亞太區經濟學家歐韋良(Bernard Aw)表示:
“從科法斯近日發佈的中國企業付款調查報告來看,儘管 2021 年中國經濟有所復甦,但中國企業提供的信用期限仍然偏緊,因為疫情遲遲不退,企業普遍小心謹慎。農產品和能源行業的收縮幅度最大,這兩個行業的信用期限都縮短了 23 天,表明與原材料價格上漲有關的信用風險在增加。
“表示遭遇逾期付款的企業減少,當中表示逾期付款天數增加的受訪企業比例卻在上升,從 2020 年的 36% 升至 2021 年的 42%,為 2016 年以來的最高水準。農產品行業報告的平均逾期付款(43 天)時間最多,達到 88 天。木材(增加 20 天)、運輸(增加 18 天)和紡織(增加 16 天)等行業都出現上升趨勢,表明中國嚴格的防疫隔離措施導致國內需求放緩。
中國企業對國內的經濟前景預期不太樂觀,44% 的受訪企業預計今年的銷售額會有改善,低於 2020 年的 65%,而預計現金流改善的受訪企業則下降了近一半,從 2020 年的 50% 降至 2021 年的 27%。受訪企業稱,原材料價格上漲、市場需求減弱以及持續的疫情是造成這一情況的關鍵因素。
“為應對近期爆發的 Omicron病毒,中國需要加強疫情防控措施,這將使全球供應鏈雪上加霜。科法斯預計,2022 年中國的企業債券違約和企業破產數量可能增加,2021 年因疫情積累了較高現金流風險的行業受到的衝擊尤為嚴重。
逾期付款[2] :原材料價格上漲成為逾期付款的關鍵因素之一
2021 年,受訪企業中有 53% 遭遇逾期付款,相比於 2020 年的 57% 有所下降。然而,平均逾期付款時間從 2020 年的 79 天升至 2021 年的 86 天。建築業的逾期付款時間仍然最長,為 109 天,其次是運輸業的 99 天。
最令人擔憂的是,超長期逾期付款占年營業額 2% 以上的受訪企業比例明顯上升,從 2020 年的 47% 增加到 2021 年的 64%。超長逾期付款占年營業額 10% 以上的企業占比最高的行業,仍然是建築業(56%)。根據科法斯的經驗,80% 的超長期逾期付款永遠無法追回。如果超長期逾期付款金額占比超過年營業額的 2%,就可能面臨現金流風險。
近四分之三的受訪企業歸咎逾期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客戶的財務困難,而客戶財務困難主要是源於競爭激烈影響利潤率(36%),但 2021 年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認為,原因在於原材料價格上漲(23%,而 2020 年為 10%)以及當地市場增長放緩(16%,而 2020 年為 10%)。這表明商品價格上漲對運營成本造成壓力,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現金流。
經濟預期:希望猶存,但也有重大增長風險
展望未來,大多數受訪企業仍然對未來一年的經濟前景充滿希望,但是樂觀者的比例從上一年的 73% 降至 68%。
企業對銷售額和現金流的預期不太樂觀,可能是因為隨著業務接近於疫情前的水準,復甦的勢頭開始減弱。預計來年銷售業績將有所改善的受訪企業比例從 2020 年的 65% 降至 2021 年的 44%,而預計現金流將有所改善的受訪企業比例幾乎減半,從 2020 年的 50% 降至 2021 年的 27%。受訪企業強調,原材料價格上漲、市場需求減弱和持續的疫情是預期銷售業績下降的關鍵因素。
科法斯預計,中國繼 2021 年強勁增長 8.1% 之後,2022 GDP 增長率將放緩至 4.8%,這是因為中國經濟增長持續面臨巨大阻力,包括房地產行業下滑、疫情清零政策、消費復甦乏力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。
全球供應鏈或會持續緊張
俄烏危機的影響以及中國的疫情清零政策,將給全球供應鏈造成又一次打擊,導致全球供應持續緊張。由於俄羅斯和烏克蘭在全球能源和糧食市場上舉足輕重,這場危機對能源和糧食供應構成重大風險。俄羅斯是世界第二大原油生產國和第三大天然氣生產國。俄羅斯也是鈀、鎳、銅等戰略金屬的生產大國,這些金屬用於汽車和飛機工業,而銅則是建築業的重要金屬。俄烏兩國都是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國,特別是葵花油和紅花油(2019 年占全球出口總量的 75%)、小麥(29%)、穀物(20%)和玉米(19%)。對俄羅斯商品的制裁,包括美國、英國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亞對俄原油和精煉產品的進口禁令,以及歐盟對俄鋼鐵的進口限制,不免使人擔心此類產品的供應減少,導致價格上漲。針對俄羅斯多家銀行的金融制裁以及限制俄羅斯獲取美元,可能會影響農業貿易流動。貿易路線的中斷加重了市場對價格上漲和交貨延誤的擔憂。
雖然中國的防疫政策已經從嚴格清零轉變為動態清零,以最大程度減少疫情對國家經濟的不利影響,但全國各地的防疫措施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依然是此起彼伏。 3 月和 4 月,深圳和上海相繼封城,影響了陸路物流和倉儲服務的正常運作,只有港口業務能繼續運轉。這加劇了 3 月份的供應鏈壓力。中國 PMI 供應商交貨時間指數降至兩年來的低點,表明交貨延誤情況惡化。同樣,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也降至 2020 年 2 月以來的最低點,物流業受到全國多地疫情蔓延的影響,而疫情的差異化管理措施破壞了跨區域配送和保持運輸暢通的能力。
[1] 2022 年中國企業付款調查於 2021 年 1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間進行,調查覆蓋了中國 13 個行業的 1,000 多家企業。
[2] 逾期付款 - 自付款到期日至實際支付日之間的時間段。